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道志  陶君  邢元丽 《中国骨伤》2009,22(8):626-627
低钠血症是急性颅脑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加重神经细胞水肿,并造成继发性脑损害,使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我们从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36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寰枢椎椎弓根钉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收治16例寰枢椎脱位的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38~45岁,平均40.5岁;其中12例伴有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5例,D级4例。术前均行寰枢椎CT扫描及X线检查,入院后立即行颅骨牵引。术中应用经后路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固定,同时在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间大量髂骨植骨融合。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头枕部疼痛、酸困不适症状均得到改善,采用Odom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12例伴有神经损伤患者11例得到明显恢复。按ASIA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5例,E级4例。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植骨融合能够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术中复位,且固定可靠,融合率高,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4岁,因“右肩部疼痛伴右面部无汗,进行性加重10个月”于2007—10-26入院。2007年初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肩部疼痛伴右面部无汗并逐渐加重,夜间难以入眠。8年前因颈椎管狭窄症行“颈后路单开门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症状体征未完全缓解,至今仍感双下肢感觉减退,以左侧为重。入院查体:右侧面部无汗,右瞳孔缩小,右眼裂减小;颈后下部、右肩胛骨区压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腰骶段多裂肌进行应用解剖研究,为临床减少腰椎后路手术对脊柱功能影响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5具尸体多裂肌的起、止点、肌束的构成、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多裂肌短腱与止点及其与棘突和棘间韧带的关系进行解剖测量。结果多裂肌浅层起于骶髂长韧带,有一部分起于髂后上棘内侧,深层起于骶骨椎板、骶髂短韧带。L1~5多裂肌短腱的长度分别为:(15.10±2.43)、(15.68±2.79)、(14.82±2.77)、(14.16±3.62)和(11.58±2.46)mm。L1~5多裂肌短腱的宽度分别为:(4.72±0.99)、(5.42±1.14)、(5.86±0.99)、(5.90±1.06)和(4.68±0.62)mm。结论多裂肌主要参与脊柱背伸运动,维持脊柱腰段前凸的存在,是脊柱动力性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枚cage或双枚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的17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2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其中使用单枚cage融合89例(单枚组),男56例,女33例;年龄18~63岁,平均(41.60±8.20)岁;L_4滑脱25例,L_5滑脱64例;MeyerdingⅠ度滑脱32例,Ⅱ度46例,Ⅲ度11例。双枚cage融合83例(双枚组),男49例,女34例;年龄20~65岁,平均(43.30±6.39)岁;L_4滑脱21例,L_5滑脱62例;MeyerdingⅠ度滑脱25例,Ⅱ度45例,Ⅲ度1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83个月,平均4年3个月。单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双枚组(P0.05)。术后2周两组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高,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个月,X线片示两组患者椎体间植骨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A、ODI、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发生。结论 :单枚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与双枚cage椎间融合临床效果相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节段钢板固定并椎体间融合器融合在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的病人,施行椎管扩大减压的同时,应用单节段钢板固定并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治疗,通过临床评价,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经10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近期和远期疗效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单节段钢板固定并椎体间融合器融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脊柱运动节段的丢失,进而减少相邻节段椎体退变及椎体不稳发生率.具有直视下置钉、单节段固定、操作简洁、方便、术中复位、固定可靠,融合率高、内固定无需取出,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有利于腰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等优点,在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后路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一期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并腰椎滑脱症。方法从2003年-2007年共应用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一期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并腰椎滑脱症患者6例,男2例,女4例。特发性脊柱侧凸均为KingⅠ型,cobb角为34°-55°,平均41°,L4腰椎滑脱症2例,L5腰椎滑脱症4例,所有滑脱病例中Ⅰ°1例,Ⅱ°2例,Ⅲ°3例。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过9-24个月的随访,冠状面畸形矫形率为67%-82.3%,平均76.1%。腰椎滑脱复位应力滑移率[1]恢复53%-72%,平均61%。无断钉及断棒现象。复查X线及CT扫描均显示良好的骨性融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并腰椎滑脱症在手术指征下可以一期手术处理,无明显并发症,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名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护理、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发生率、积极配合治疗率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护理、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降低,积极配合治疗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O.05)。结论:对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情绪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enaissance机器人导航系统在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后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置钉方式的不同分为机器人组及徒手组,机器人组采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徒手组采用传统徒手置钉法置钉.机器人组20例,男13例,女7...  相似文献   
10.
序贯法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序贯法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4年至2008年共收治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25—59岁,平均42岁。应用三级序贯法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逐步调整药物治疗级别,直至疼痛缓解。根据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情况,评估药物镇痛效果。第一级:应用COX-2抑制剂。第二级: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COX-2抑制剂+卡马西平。第三级:应用阿米替林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加巴喷丁+神经妥乐平或COX-2抑制剂。结果:2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第一级药物治疗VAS评分降低(23.3±1.2)分,第二级药物治疗VAS评分降低(54.5±3.8)分,第三级药物治疗VAS评分降低(65.8±5.1)分。结论:应用三级序贯法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具有疗效优良、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